1、動態光散射DLS技術
動態光散射(DLS),是分析納米和亞微米領域的粒度大小與分布常用的方法。
根據Stokes-Einstein理論,顆粒的擴散受溶液粘度、溫度和粒徑的影響。舉例來說,在粘度和溫度一定時,小顆粒運動快,大顆粒運動慢。
DLS法檢測粒度(也就是水力學粒徑)是通過探測顆粒在液體中布朗運動的光學信號來分析的。
2、傳統光子相關光譜PCS技術
大部分的DLS原理是通過PCS方法實現的。單激光束入射到樣品中,顆粒將入射光散射到各個角度,隨后由一個光檢測器收集一定角度上的散射光強。
傳統的PCS理論只能針對單散射有效。也就是說每個光子只能被顆粒散射一次。任何多重散射光強的加入都會導致錯誤的結果。
當樣品濃度較高時,發生多重散射的機率增加,因此往往需要經過高倍稀釋后才能進行粒徑檢測。
3、創新光子交叉相關光譜PCCS技術
結合雙光束、雙探測器的設計,在分析高濃度的納米顆粒樣品時,雙探測器得到2組獨立的散射信號,再進行交叉相關運算處理,可以有效消除多重散射的影響,因此檢測結果不受濃度高低的影響,樣品無需稀釋也可得到、穩定的粒徑測試結果。